(昨晚兩章操作發送失誤,造成閱讀不便,已經連夜糾正,可回頭重讀昨天兩章)
廣闊的戰場,頓時出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生番大軍亂糟糟的往前沖,而保安團有組織的往后退。兩軍的距離始終無法拉近,卻又保持在保安團的打擊范圍之內,生番竹弓的射程之外。
保安團的遠程打擊一直在有效持續,而生番雖然兵力占據很大優勢,卻無法攻擊,始終被動挨打,不停的流血。
開戰不到半個小時,生番的傷亡逼近三千大關,卻無法用竹弓將哪怕一只骨箭射到保安團的軍陣中。
典型的冷兵器時代降維打擊。
這就是崔秀秀制定的“安全進攻”方案,目的是盡量降低己方的傷亡,最大限度追求“零陣亡”。
為何生番制作不出拉力一石以上的弓?因為他們既不懂強力弓弦的制作方法,又不懂強力弓臂的制作方法。
強弓的弓弦,不能有彈性,所以要以絲麻棉加獸筋,經過好幾道工序完成。別看只是一條弦,可技術含量、材料要求、加工難度都不低。
生番們如何能搞的出來?更別說強力弓臂了。
保安團使用的日本和弓,是三竹夾木梓木芯制作的復合弓,制作十分考究,加上精良的弓弦,弓力能達到一石,還有準頭高,射速快的優點。
而生番的簡陋弓箭,只有半石弓力。在密林里近距離射獵還行,現在卻只有抓瞎。
更別說石炮機、床弩、神臂弓這些大殺器了。
可惜的,石彈、槍箭、弩箭已經全部用完。
就這么移動幾里地之后,保安團以逸待勞的好處凸顯出來,眾人的體力仍然很充沛。
而生番聯軍勞師遠征的壞處也凸顯出來。生番從深山老林而來,半夜就出發,走到此地已經上百里,體力消耗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