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娃不是你的你就不心疼是吧,媳婦是別人的,媳婦生的女兒也是別人的,只有兒子是自己的,孫子是自己的,你們怎么能這么自私?”
要是蘭蘭娘是她的任何親戚,胡芯兒拼了命也絕對會手撕了這家人。
“我有什么辦法,總不能讓我家斷后吧!你們沒生過,當然不知道這些對我們來說有多重要。”
“你們不是天天搞計劃什么育,這個生完就不能再生了,所以我這不是也沒辦法。”
劉娥一聽就惱火了。
“老太太,你這么一說,搞得好像我們讓你害孩子一樣。”
“我們說的生男生女都一樣,這個你怎么不聽?我也說過,生兒子要是不好,還不如女兒,女兒怎么了,你老后,也可以打瓦盆,誰說不可以了,誰規定非得大孫子。”
鄉下老人去世后,有一個燒紙的瓦盆,出殯的時候,就要把這個瓦盆打碎。
這個打瓦盆有兩個說法。
一個主要的目的就是說將家里的不好的東西摔出去。
同時也是為了眾人燒給去世者的錢能夠通過接觸地面,送入到地府當中,讓去世的人到那面也有錢花。
依舊表示去世的人再來轉世的時候能夠順利。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只有長子長孫,才有資格來摔瓦盆。
因為他們是將來家族掌握財政大權的人,瓦盆摔得越碎,聲音越響,就代表著家族后人的財運滾滾來。
故去的人身上的優良傳統,勤儉的美德,都會隨著財產一并傳給了家族的掌門人。
所以,摔瓦盆的人一定會賣力使勁把瓦盆摔碎,并且摔響,讓家族的財運滾滾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