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到臨近兵工廠的小路,便遇到挎著裝滿蔬菜的籃子,準備回家的戴奶奶。
她的左手里還緊緊牽著小孫女,那小妹妹短發齊耳,笑容可掬。
戴奶奶見著文嵐的第一句話便是:“小文嵐,你出去一個多月,怎么變得又白又胖啦?看來你那個遠房爺爺家的伙食真不錯,人也大方。”
文嵐笑了笑,從衣兜里掏出預留的一顆糖果,遞了給穿著灰褂子的小妹妹。
小妹妹伸出手想拿糖,忽然想起什么,抬頭看了戴奶奶一眼,見戴奶奶點頭同意,然后她才伸手接過糖果,奶聲奶氣地謝道:“謝謝姐姐!”
兩只小手碰在一起,黑白分明。
小妹妹緊緊地攥著糖果,湊到鼻子前面,聞了聞,卻舍不得吃。
文嵐見了,心里一陣酸楚。
從口袋里面又摸出三顆糖,文嵐一把塞進戴奶奶的外兜里面:“今天怎么沒見到小強呀,這幾顆糖,戴奶奶幫我帶給虹姐姐和小強吃。”
戴奶奶連忙從兜里掏出糖果,要塞回給文嵐:“這如何使得,這糖果一看就是別人給的高級糖。文嵐,你留著帶回去給你哥哥姐姐他們吃。”
文嵐笑著跑出兩步:“不用了,我背包里面還有呢。戴奶奶,再見!”
關博睿打完招呼,快步追了上去。
文嵐忽然想起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在北京的時候,金老爺子非得說你是他的遠房外甥呀?其實都是遠房親戚,父系的和母系的,區別并不大呀。”
“雖然都是托詞,但是對于有心來說,還是不一樣的。”關博睿見文嵐一臉的不解,“按你的說法,在你們那個時代,家家戶戶最多兩三個孩子,叔叔阿姨都不定存在,更別說五服之親,估計你們連親堂兄弟和從堂兄弟都分不清楚了吧。而在我們這個時代,各種稱呼所對應的關系還是非常嚴格的。如果說是父系的親戚,別人一聽就知道我們也是滿族人,會對我們的來歷有所懷疑。而外嫁女兒的后裔,就很難判斷對方的背景了。這其實也是表叔公一番好意,我們私下明白就可以了,絕對不能拿出來說。”
“真是復雜,我讀書的時候被那些稱呼繞得一塌糊涂,我那些男性同學更慘,死記硬背下來考完試就忘得七七八八了。”文嵐抿嘴一笑,“所以,有人建議干脆簡單一點,學英美語系的,凡是女的都叫阿姨,省得分不清伯母和嬸母、姑媽和姑姑、姨媽和小姨。”
關博睿啞然失笑:“這完全是亂來,就跟民國時期一樣。當時,有人提議完全取消漢字,改用新式字,以音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