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黃的燈光下,簡樸的明代家具散發著別樣的風韻,讓人著迷。
陸陸續續修好的家具,擺滿了兩個側間,多得快要沒有下腳的地方。
按照約定的時間到訪的關博睿和李文嵐,被滿屋子的精品迷得如癡如醉。
“舅舅,你快看,右側那個小孔現在完全看不出了。”
經過巧手織補的絲質畫屏已經完全看不出痕跡,上面的小貓栩栩如生。
金老爺子甚是得意地說:“那是當然,這可是大名鼎鼎的徐三娘補的。本來我托人找到了她的徒弟,結果人家看了這屏風之后擔心自己手藝不到家壞了事,專門去請了徐三娘出山。徐三娘師徒兩人為了讓修補的痕跡盡量小,特意拆了邊框位置的閑線,用原線補的。”
“哇,厲害,佩服。”文嵐豎起了大拇指,“舅舅,你在看什么呢?”
關博睿指著一把黃花梨交椅的支架位置:“我記得之前這里缺了個口子,我當時特意看了,這兩邊嵌得很實,洞口的位置還另外加了個楔子,洞口都被撐得變了形。我當時還擔心拆解的時候會不會把這椅子毀掉了,沒想到,文嵐,你看,這是不是修補很漂亮?”
“這你就不懂吧,這是我們老祖宗的獨門絕活,在榫頭那里加一個楔子,就為了加固防止被人不小心打開。以前的大師傅都會這招,不過現在的人知道的少了,我也是找了很多人才妥妥當當地拆開來的。”金老爺子指著屋里的家具,“忙活了大半個月,總算有了一點成績。我跟人說好了,讓他們幫忙留意看看有沒有什么好貨,我下個月月底再過去瞧瞧。文嵐啊,收拾一下,我們得準備回去了。”
“啊,這么快?”文嵐有點不樂意。
“時間差不多了,我們還得去一趟香港呢。睿哥兒之前不是說了要找車床嗎,算算時間,我們定得那批貨差不多到了。想要名正言順地拿過來,總得我們過去走個過場。”金老爺子大手一圈,“這些東西,也得從香港上船,走海關入境才行。否則,回頭查起來,我們不好圓話。”
文嵐靈機一動:“老爺子,既然您有門路找到精密車床,那能不能也幫忙引進能夠制作的確良的機器呀?”
文嵐的手偷偷地戳了戳關博睿,關博睿回過神來即刻接上話茬:“表叔公,您也知道國家這幾年經濟比較困難,布料方面缺口很大。如果能夠引進化纖生產設備,不但可以解決人們的穿衣問題,以后也能減少不必要的棉花田,轉而增加糧食供給。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如果需要用現金支付的話,我可以先墊付的。”
“我名下的賬戶現金多,可以先調用我那部分。”文嵐高舉右手表示贊成。
“幼稚!你們兩個可真天真!”金老爺子的手指在關博睿的額頭上一戳,戳得文嵐滿頭霧水。
“你們以為那些化纖生產設備說買就買?你們知不知道除了機器之外,還得有必要的輔助設備。按照國家現在的情況,說不定連那些螺絲和軸輪都得靠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