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嵐搬到新安市不到一個月,便如約收到江鏡明輾轉托人借出差機會帶過來的香菇菌種。
此外,江鏡明還貼心地附上相關配套資料一疊,供李家眾人參考學習。
為了安置這些寶貝,關博睿又出人又出力,不僅翻譯了文嵐找回來的食用菌養殖資料,親自陪著文嵐前往米國和菊刀國分別收集相關資料和配置不同的養殖基料,最后還親自帶領男孩們在自家樓下和西山樹林分別搭建了培養香菇的實驗棚。
文嵐一早做徹底的清潔消毒工作,提前把需要用到的器材全部拿出空間,一一準備妥當。
文雅等趁著休息時間,也都擠在屋里幫忙。消毒、稱料、拌料、裝料,兄弟姊妹各自認領一部分工作,分工合作,分頭忙碌。
文彬將木屑、麥麩和石膏粉等按比例拌勻,裝進提前準備好的培養袋里。
文嵐一邊裝培養培養料,一邊不時用手壓緊。待裝到差不多五分之三的分量,文嵐便把培養袋放在一旁。
文輝一邊裝培養料,一邊不放心地再三確認:“之前隊長也打算在我們村尾種香菇,我爸還托三叔幫忙找資料,可惜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路子。我也找人打聽過,可我打聽到的都是用某些種類的樹木做樁,然后種上香菇菌絲,沒有一個人說過要用木屑來種香菇的。關叔今天不在,我們這樣做真的沒有問題嗎?這些菌絲可是江叔好不容易托人千里迢迢帶過來的,萬一哪一步做錯了,浪費了江叔一番心血,似乎就不太好吧。”
文雅將提前準備好的紙環扎在培養袋上,綁出圓形的接菌口,然后順手塞上預先捻好的棉塞。
彥濤把裝好培養料的袋子靠在墻上,接過彥君遞過來的新袋:“輝哥,你放心。我爸那些香菇種植材料,我們幾個都看過了,大家心里都有數。再說,剛才我們每一個步驟都是按照之前整理出來的程序走的,每個細節都沒有錯漏。所以,大致應該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任何事情都有萬一,如果這次真的不成功,那么我們再寫信給我舅舅,拜托他等天氣涼的時候再給我們寄一份菌絲過來。我相信多試幾次,總會抓住竅門,總能成功的。”
“可,可這來來回回的,將要浪費不少時間和金錢呢。”文輝抽出一個新的培養袋,用力壓緊一捧培養料。
文雅再綁好一個培養袋,轉身拿新袋的同時不忘寬慰大家:“雖然俗話說,盡人事聽天命。對于如何種植香菇,我們一竅不通,只能按照指令一一照做。但是我覺得,我們盡量做好每一步,減少失敗的幾率,那么我們成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不過,就算不成功也沒有大不了的,起碼我們能夠明白哪些會導致失敗,下一次可以做得更好嘛。”
“好了別想那么多,趕緊做完手頭上的工作吧。資料上可專門提醒了,從拌料到滅菌最好能夠控制在六個小時之內。我們第一次操作,為了避免出現錯漏,最好抓緊一點時間。”文嵐看了一下已經裝好的培養袋,“我們的高壓鍋太小,即便是這種最小的培養袋也裝不了幾個。要不,我們先拿一部分去加熱消毒吧。表哥,你先幫我把這些培養袋搬下去吧。”
“也好,先煮一部分,拿來試試手也不錯。文榕,你不是說你負責燒火嗎?快點下去,可以提前做準備了。”彥濤話未說完,文榕已經抓起火柴跑下樓去。
文輝和彥濤分別抱起裝滿培養袋的高壓鍋,跟著下了樓。
等文雅等人裝完培養袋,收拾好消毒和接菌物品下樓的時候,樓下第一鍋已經接近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