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9月12日,臺風南茜于形成于西北太平洋。離開菊刀國后,臺風南茜忽然再度拐向,殺了個回馬槍,再次登陸室戶岬附近,登陸氣壓925百帕,成為是菊刀國二戰后的最強臺風。
臺風南茜登陸時,風速達到343km/h,威力相當于5級超強臺風。菊刀國一百多個站點的氣壓跌破990百帕,其中五分之四的站點更是在980百帕以下,至少20個站點的氣壓打破歷史紀錄,在二戰后的菊刀國絕無僅有。它二次登陸時,大阪氣壓降到937百帕,在全球大城市中可謂絕無僅有。
臺風南希破壞范圍極廣,波及到菊刀國全境以及米國關島,死亡人數近兩百人。
逃難的人們攜家帶口,在一片汪洋之中,隨便找了個有瓦遮頭的地方,暫時住下。他們時而對著廢墟仰天長笑,時而對著積水抱頭痛哭。人們一邊慶幸自己死里逃生,一邊哀嘆頃刻之間家園毀于一旦,自己一無所有。
他們沒有藥物,沒有燃料,沒有干凈的水源,沒有安全可靠的容身之所,甚至沒有洗漱如廁的地方。
對他們來說,最寶貴的東西就是腳下這一小片陸地,以及緊緊偎依在一起的親人們。
世間全部有生命的東西——豬、狗、貓、牛、羊、雞、鴨、蜈蚣、老鼠、螞蟻、蛇,走的走,游得游,能夠趴上樹枝得緊緊扣緊枝干一動不動。它們,為了活著,哪怕是多活一秒也好,都在盡著自己最大的努力。這時,能夠順利逃出汪洋大海的動物們,都擁擠在逃難的人們身邊,和他們爭奪這汪洋中一片片支離破碎的土地。
大堤上出現了一個綿延不見盡頭的逃難人群,蝸居著數不清的人們。渾濁的洪水,爬到人們的腳踝下,總算不再繼續上漲了。但,抬眼望出去,水上全是古怪的顏色的,漂著稻草、鍋碗瓢盆、沖散出來的木制家具們,還有不知道是哪一家淹死的牲畜。
照片中,人們涉水而行,在廢墟中,在洪水中,在路邊散落的雜物中,努力尋找著任何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增加自己和家人生存的希望。
不過,災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等待,在發愁,在絕望中尋覓那一丁點希望。
他們等著政府的船隊運來糧食和藥品,最好還有救濟物質。但是,僧多粥少,政府又能拿得出多少錢來救濟他們呢?
雨停了,陰云漸薄,人們的心里卻更加陰沉。因為疾病開始蔓延,有人開始感染了痢疾,有人開始嘔吐不止,至于腸胃不適、腳爛、蚊蟲鼠蟻的叮咬更是不計其數。
臺風過境后的房屋傾倒的照片,通過報紙和電視,在亞洲各國傳開了去。
菊刀國尚且如此,那么從6月開始就飽受臺風暴雨襲擊的內陸情況又能好到哪里去?
聽聞有人在募捐,人們在慷慨解囊的同時,不免開始揣測。
不久,各種地下消息開始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