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雖然糧食方面有保障,但花生瓜子之類的副食品限購情況比李家這邊更嚴重,甚至于現在一年只能買到一兩斤花生。別說平時吃,就是過年也只不過讓攢盤稍微好看一點而已。
而在李家附近的農村,部分本地盛產的農副產品價廉物美,根本不需要票證,價格又便宜。
于是,關博睿通過熟人在隔壁鎮上老鄉家里用大米等物資,一口氣換了整整一麻袋花生。花生富含油脂,營養價值高,是一種高飽腹感的食物,有長生果之稱。這一麻袋花生讓江家帶回上海,無論是自己食用,還是作為禮物送人,都非常實用。
除此之外,關氏兄妹,還把家里的所有的食材收羅了一番,加上從文嵐那里壓榨出來的存貨,什么蝦干、魷魚干之類的,零零碎碎的,又湊了一麻袋。
江家五口人,帶上攢了半年的禮物,大包小包地來了。現在,又拖兒帶女,肩挑背負,帶著厚重的情誼,踏上了北歸的列車。
送別時,氣氛相當沉重。
經此一別,不知何日再相見,竟讓關博睿這個七尺大漢也忍不住紅了眼眶,關博萱和何雅清更是早已執手相看淚眼,文雅、玉清和彥君幾個小姐妹抱著新得的糖紙哭成一團。就連平時無憂無慮慣了、遇事只知道咧嘴大笑的文榕也依依不舍地牽著玉祥的手,送上心愛的小□□,左叮嚀右囑咐。
只有文嵐一直在狀況外,喋喋不休地跟每個人道別。囑咐大家記得以后多寫信聯系,提醒何雅清要及早吃掉那些海鮮干貨,叮囑江鏡明工作之余記得保重身體,另外千叮萬囑一定要記得替她找香菇養殖資料。文嵐如同一只快樂的小燕子,滿場翻飛,全程熱情洋溢,笑容滿面,還不時提醒江鏡明過幾年記得邀請自家兄弟姊妹過去上海游玩,完全看不出一絲離別的傷感。
這讓本以陷入傷感的一群大人,情緒跳躍不定,一時難以繼續,只能哭笑不得。
這也不能怪文嵐破壞氣氛,實際上剛剛開始融入本地生活的的文嵐,對于上海的物理距離還停留在百年后兩個小時的極速快車階段。習慣地球是一家的人,根本不能理解現在的交通條件,更不明白所謂相見不易。
送走江家人,關李兩家便正式踏入搬家倒計時階段。
作為支援兄弟工廠的系統重點企業,廠里本次一共連專家帶各種青年技術人才一共有百余戶需要搬遷。為了圓滿完成任務,在搬遷前十幾天,總務處派人到本次搬遷的各戶人家,幫助大家把所有家具用麻袋、草繩仔細捆綁好,甚至連煤球爐也捆得好好的。分別編號入冊,由總務處統一管理,統一安排人手進行搬遷。
直到這時,關博萱才注意到搬遷名冊里面,新增了一個自家人非常熟悉的名字。驚愕之下,關博萱面對總務處工作人員的好意聞訊時,差點答非所問,鬧出不少笑話。
晚上,面對家人的質疑,端坐在小板凳上的李文輝坐立難安,屁股漸漸已經由板凳中央挪到板凳的一塊小角。李文輝側身向文雅連連拱手求救,文雅兩手一攤表示愛莫能助。李文輝無奈,在關博萱端著水杯坐回來那一瞬間,又默默地縮了回去。
李文輝低眉順眼,語氣異常誠懇:“小嬸,我真的不是想隱瞞。只是,我報名的時間比較晚,總務處的封組長說新安市那邊的糧油關系只申請到了1000個名額,這一次是系統抽調人手援助新廠,所以不清楚我們后面那些報名的人能否調動糧油關系。如果糧油關系轉不過去,我們吃飯都成問題,那就只能暫告一段落。事情沒有辦好,為了免得大家為我擔心,所以,我就誰也沒有說。我前天下午才剛知道我的糧油已經已經辦好,正準備周末過來吃飯的時候,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沒有想到,小嬸提前知道了。小嬸,我真的不是故意的,真的!”
關博萱示意李文輝喝水,自己啜了口熱水,柔聲輕語道:“文輝,你小小年紀過來了,我等于是看著你長大的。所以,有的時候,我總會忘記你早已長大成人,你已經可以為你自己的人生做決定了。我叫你過來,并不是興師問罪,況且,你也沒有什么做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