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急訓到第四天晚上,預計的訓練任務達成,趙龍連夜向余理報告石斧縣的行動可以開始了。
這四天里余理也沒閑著,策劃基地建設的同時,更吸收了110萬DB值,本來剛回陽市時他是打算三天內補充六千人把系統戰士補足兩萬,現在一看時間充裕,DB值也多,算上山澗召喚的兩千人,干脆再召喚8000。
目前的基地的兵力情況是:系統戰士二萬四,幸存者戰士三萬,另外還以一些康復的傷兵為主體,建立了一個五百人的基地治安隊,專門處理基地內的治安問題。
五萬四千人,比起大戰前的戰士人數還要多的多,為此,分團數也再一次增加。由原本的四個步戰團增加到現在的十個步戰團。
而特種團方面因為岳林在山澗新獲得了許多火炮,使得火炮數量翻倍,炮兵營直接升級為炮兵團。
坦克中隊則和突擊車輛混編,升級為坦克團。
再加上沒有變動的工程團,分團數一下子達到了13個!(特種團人數不一,沒有五千。)
而團長則是按增加順序依次為,第五團長岳林(原警衛隊成員),第六團長李偉(跟張白一起召喚出來的老人),第七團長唐言(第一狙擊手),第八團長王河(第二狙擊手),第九團長趙全(原余理警衛),第十團長劉坪(原余理警衛。)
炮兵團長和坦克團長由原來的指揮直接升遷,分別是紀青和馬濤。
所有團長,都是召喚士兵,而孟非、鐵猛和徐林,被余理認命為營長各領一營,被關押的那些庇護所老大也被放了出來,只不過給了些糧食補償了一下沒有給他們職位。
至于他們心中怎樣不滿,余理表示無所謂!
有本事...帶兵來打我啊。
不得不說,余理現在越來越有自信,對事對人也越來越放得開。
夜里的銅山有不少地方亮著燈,全部都是太陽能電板在供電,后勤電力主管張陽把陽市所有的太陽能電板都收集了起來,然后安置在營地各處,明亮的燈光給大家提供了許多便利。
余理走在明亮的道路上都有種回到了災變前的感覺,帶著警衛來到營地左側,站在原來的戰備庫物資轉運中心。
轉運中心是一排高大的磚混倉庫,這幾天張厚帶人把外面的一些破損之處修補了一下,然后把裝備工廠給遷到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