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的結局,幾乎是在事情曝光的那一刻就已經預見。
讀書人家,最是注重名聲,一個如此行事的女子,可以說把整個王家的名聲都給敗了個遍。
王家之所以想把王三小姐也嫁到洛家去,一是不想失去這門親事,再者出了這樣的事情,王三小姐想要找到好的人家是沒什么可能的了。
甚至王友良的學業也會受到詬病,原本和他交好的友人,一個個都躲得遠遠的。
整個王家都受到了牽連,出個門都會遭受別人的指指點點。因為和王氏攪和在一起的是王夫人的娘家侄子,就連王夫人都差點被王秀才給休了回去,嚇的她趕緊和娘家斷絕了關系,至于惹出事端的王氏,她已經無法顧及了。
種種緣由之下,王氏用一條白綾,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至于她是不是自己想死的或者是不是真的自盡的,那就無人得知了。
反正王家傳來消息,王氏的是羞愧自盡的,而世人也是這么說的。
到是黎霄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動作微微停頓了一下。王氏他也是見過的,才二十歲的姑娘,雖然算不上太漂亮,卻還是花一樣的年紀,有著年輕人特有的光鮮亮麗。
雖然出軌這是做的確實不太地道,但是就這樣丟失了一條年輕的生命,也確實讓人有些唏噓。
唏噓完了,黎霄也就該干嘛就干嘛了。他就一個寄人籬下連自/由身都不是的小妾,連自己都顧不上,哪里還能顧得上別人。
不過出了這樣的事情,院子里是不能不留人了,原本想帶三子去幫忙的想法落空,黎霄只能自己一個人折騰鋪子。
幾天的時間,裝修方面已經找匠人弄好了,新的蒸籠也已經送了過來,面粉和材料都已經備好,至于新鮮的蔬菜和肉等需要的時候再去菜場購買。
可以說一切都準備就緒,差的就是人工了。
黎霄琢磨著要不要寫個招工牌,或者去找專人介紹兩個,黎霄正琢磨著,突然聽到前面圍了不少人正在看熱鬧。
黎霄不是個多管閑事的性子,但是路過的時候聽到了幾個零碎的詞匯,“乞丐”“小偷”“活該”“可憐”…